“以前我们只知道在田里种地,不知道还可以在树林里套种中药材。”
日前,资源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纪检监察组前往该县中峰镇大源村了解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在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务工的村民边干农活边说着近年来村里发展的林下种植产业带给村子的变化。
资源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66%。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生态优势,正在描绘一幅“不砍树也能致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林下中药材种植模式的开启,让“沉睡”的林下不再是枯枝腐土,而是长满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绿色富矿”。中峰镇因地制宜打造中药材林下套种钩藤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发展林下药材种植试验示范,采取“家庭农场+农户”模式,种植钩藤10340.98亩,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形成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为守护好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新空间、新机遇,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紧盯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关键环节靠前监督、跟进监督,围绕《《资源县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聚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绕“一村一品”等战略强化精准监督,细化日常监督,助推林下经济健康发展,为林下经济注入绿色动能,护航乡村振兴。
2025年以来,资源县纪委监委围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情况走访企业、农户10余次,同时不断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监督及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持续发挥好“室组地”片区协作优势,推行“清廉乡村建设监督员”机制,上下联动,下沉基层一线,保障林下经济产业高效发展、群众稳定增收。
在监督助力下,资源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全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涵盖黄精、玉竹、罗汉果、钩藤、“三木药材”等特色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