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叠彩区纪委监委督查组来到当地多家企业走访,聚焦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滥用执法权以罚代管、吃拿卡要、收受贿赂、摊派费用等涉企执法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查人员采取现场反馈、提醒谈话、跟踪督办等方式压实整改责任,坚决防止违规执法和趋利性执法等行为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为让各类经营主体能够放心、安心发展,桂林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纳入营商环境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重要内容,紧盯惠企政策落实、涉企审批、工程招投标等重点环节,细化分解3个方面26项具体清单,靶向监督、系统施治,着力破除政商交往“潜规则”,打通政务服务“中梗阻”。
该市纪委监委系统梳理隐身幕后当影子、明来暗往铺路子等问题,贯通用好自查自纠、日常监督、大数据监督等措施,在全市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基建工程问题专项整治。去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领导干部插手基建工程问题90件、招标投标腐败问题52件。
惠企贷本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惠企政策,倘若把惠企资金当成“摇钱树”,就会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桂林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审查调查过程中发现,全州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原局长唐某某在未召开班子会讨论研究的前提下,个人决定将惠企贷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出借给3家与其关系密切的私营企业使用,导致符合条件的企业不能享受惠企贷政策。唐某某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最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落实上级政策搞变通打折扣、约束机制不健全、内外监督虚化弱化,建议你单位深化以案促改,定期开展‘回头看’……”针对该案暴露的问题,桂林市纪委监委向全州县委、县政府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该县出台领导干部插手干预企业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的任务清单等具体措施,并落实“免申即享”相关政策,压缩权力寻租设租空间。
既要严查快办,疏堵点、清淤点,也要标本兼治,补短板、固底板。桂林市纪委监委建立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工作机制,推行办案、监督、整改、治理、警示一体贯通的以案促改“全周期管理”模式,通过剖析案发根源、督促责任落实、查找管理盲区、反思监督软肋,推动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职能部门建立健全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制度机制。
去年以来,桂林市纪检监察机关从开展营商环境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入手,立案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与经营主体交往过程中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案62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8人,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阻碍决策实施、影响政策落地、破坏市场秩序等突出问题,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